公積金貸款額度提升,買首套房還給現金補貼……國慶節剛過,房地產市場的大新聞接二連三。
樓市這是要“鬧哪樣”?
其實,每次牽動網友最敏感神經的,還是房價。這一次,房價又會怎么走?
現象一,揚州:公積金貸款從35萬恢復至50萬
現金不夠,貸款來湊,額度太低,只能放棄。
類似的情況對于買房者來說比比皆是,可真是難倒了英雄漢。
這一次,揚州出手了!
10月8日,揚州市發文,決定從2019年10月15日起,將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限額從35萬元恢復至50萬元。
從35萬到50萬,這個幅度著實不小。對于手頭錢不寬裕的剛需群體而言,無疑是天大的好消息。
也有網友樂觀預測,公積金的貸款額度提升了,商業銀行貸款的調整也就不遠了。
專家認為,揚州此次政策的調整有著積極的信號,隨著金融政策的調整,未來公積金貸款可以發揮的作用更大,剛需購房者也可以享受更多保障。
現象二,宿州:首套房給2萬元補貼
買房給現金補貼?是的,你沒有聽錯!目前,已經有地方這樣干了。
10月8日,安徽省宿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《關于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致全市人民群眾的一封信》,提出農業轉移人口在主城區購買首套商品住房、辦理不動產登記證并落戶,對繳納的契稅給予全額財政補貼。
此外,務工人員簽訂1年及以上勞動合同且連續繳納社會保險半年及以上,符合相應條件,在宿州市區購買首套商品住房并辦證落戶的,給予2萬元購房補貼。
2萬元補貼雖然不算多,但別忘了,和一些熱點城市相比,宿州的房價畢竟不高。并且,相對其他城市給予高學歷者購房補貼,宿州連務工人員都納入到了補貼范圍!
各地接二連三出臺調控政策,表面上看都是放松的跡象。難道房地產市場真的要“變天”嗎?說好的“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”呢?
這事,咱們還要好好說道說道。
首先,樓市調控的力度沒有減。有統計數據顯示,9月份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發布次數高達48次,前9個月合計房地產調控415次,密集程度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。從這些調控的數字上,絲毫看不出樓市放松的跡象。
其次,保護剛需購房者的大方向沒有變。無論是揚州的公積金貸款額度變化,還是宿州首套房購房現金補貼,實際上都是在保護剛需購房群體利益,而不是刺激房地產市場。這種思路,是樓市調控的大方向,過去沒有變,現在沒有變,未來也不會變。
再次,“一城一策”的思路一直在堅持。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,房地產市場不斷趨穩,各方預期也趨于成熟理性。在部分城市調控政策微調寬松的同時,一些城市也在加碼調控。9月30日,呼和浩特出臺了一系列調控組合拳,包括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、落實土地交易的熔斷機制、成立價格審定小組等舉措,可見調控決心之大。
總之,在“房住不炒”的基調下,樓市更加平穩。因此,沒必要對個別地方樓市調控政策過度解讀,不妨給調控多一些空間和耐心。
來源:經濟日報